关于今年首月18家基金公司豪掷3亿买自家产品
据《华夏时报》记者统计,截至1月31日,
开年以来基金热度持续走高,千亿资金不断涌入疯抢“爆款”基金,与此同时,基金公司自购旗下基金产品热度也进入小高潮。
据《华夏时报》记者统计,截至1月31日,今年以来已有18家基金公司共计自购旗下基金30次,合计净申购金额超3亿元,和去年1月自购金额1.71亿元相比,增长了75%左右。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就已经掀起基金公司“自购潮”。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间,合计102家公募基金公司购买自家基金产品,自购基金的资金规模高达41亿,创下公募基金历史上自购基金的新纪录。
记者注意到,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1月份基金公司自购旗下基金更偏爱权益类产品。记者梳理发现,相对于同期3亿元的净申购额金额,以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为代表的权益类基金合计2.5亿元,占比超80%,构成了1月以来基金公司自购的主力品种。
对此,千门资产投研总监宣继游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的基金自购更多的是对于2021年行情的肯定尤其是一季度行情的表态,基金投资或者说机构投资将是未来的主流,基金管理公司自购更多的是向市场释放一种态度,看好未来市场的一种态度。
自购超3亿,权益是主力
今年1月份新基金发行市场依然火热,爆款基金由百亿元认购规模向千亿元迈进,众多投资者跑步入场。在此背景下,基金公司自购旗下基金产品也同样“毫不手软”,大手笔背后权益类基金成为主力。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基金公司净申购自家基金的金额已超3亿元。其中,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今年以来已有16家基金公司自购旗下基金产品26次,合计净申购金额达到2.70亿元。此外,还有多家基金公司公告自购旗下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超3000万元,尚未被统计在内。1月25日,汇添富基金发布公告称,拟出资3000万元固有资金认购汇添富数字未来混合型基金。
记者注意到,今年初自购最大方的是工银瑞信基金,1月8日工银瑞信基金动用7000.18万元资金自购旗下工银瑞信聚利18个月定开A。自购次数最多的是天弘基金,申购8次,共拿出约4000万申购天弘国证生物医药、天弘中证农业主题、天弘中证智能汽车以及天弘中证光伏产业4只基金(份额合并计算)。此外,国泰基金拿出约2001万申购国泰上证综合ETF联接A、国泰金福三个月定开2只基金;还有易方达基金、博时基金、财通基金、安信基金、中庚基金等公司也自购了旗下基金。
不仅如此,在今年以来的自购行为中也有不少基金经理的身影。1月12日,中庚基金公告称,基于对公司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公司自有资金及拟任基金经理已认购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其中公司自有资金已出资1000万元、拟任基金经理丘栋荣已出资615万元认购上述基金。1月18日,华夏睿阳基金经理蔡向阳以200万元认购了旗下华夏睿阳一年持有混合。1月28日,鹏华品质优选混合型基金公告称,基金经理袁航拟出资100万元认购该基金。
记者注意到,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1月份基金公司自购旗下基金更偏爱权益类产品。记者梳理发现,今年1月份基金公司自购股票型基金16次,合计自购股票型基金额度1亿多元,占全部自购金额的三分之一,此外,基金公司自购旗下混合型基金产品合计金额1.50亿元。相对于同期3亿元的净申购额金额,以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为代表的权益类基金合计2.5亿元,占比超80%,构成了1月以来基金公司自购的主力品种。
“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自购是对于后市看好的一种态度。”千门资产投研总监宣继游向本报记者分析道,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自购本质上大约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极度看好后市,这种是在牛市初期出现过;第二是缓解自家基金的流动性,比如一些基金出现明确的大额赎回的时候,基金公司也会出现自己申购弥补流动性。
第三种就是表态,例如在2015年股市出现大跌时,基金行业出现了倡议书,也出现过基金公司自购。“这是对于市场的一种表态,表达的是对于市场的态度。目前来看,我们认为当前是第一种原因,也就是大家对于后市是看好的。”宣继游表示。
投资者跟投需谨慎
回看2020年初,彼时疫情突发,市场恐慌情绪放大,十几家基金公司接力“自购”,逆势买入。而将时间线拉长来看,去年一年合计超过100家公募基金公司购买自家基金产品,合计净申购金额达到41.42亿元,创出公募基金历史上自购基金的新纪录。
分析人士表示,基金公司自购的背后,是对市场中长期投资价值的普遍认同。
“当前的基金自购更多的是对于2021年行情的肯定,尤其是一季度行情的表态,基金投资或者说机构投资将是未来的主流,基金管理公司自购更多的是向市场释放一种态度,看好未来市场的一种态度。”宣继游向本报记者表示。
宣继游认为,对于先知先觉者来说,跟投该类基金是一种不错的投资方式,毕竟自购比例会使得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更加看中这个基金,本质上是一种不错的投资方式。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除了认可自己公司发行的产品、希望享受到更多的投资收益,基金公司自购也可能出于营销的目的,促进基金销量。这种基金回购的行为,可以成为基金投资的参考,但并不意味着普通投资者跟投就一定能赚钱。
记者梳理也发现,当前市场中业绩领跑的基金大多是投研实力雄厚的基金公司旗下产品,与自购与否并无直接关系。
承珞资本合伙人徐泯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公募基金有严格规定,从业人员不能随意购买大陆证券市场的股票与债券。想参与资本市场,又看好自己基金公司的投资能力,申购自己管理的基金是比较好的参与方式。
“我觉得作为专业投资机构的专业人员,相对一般投资人在择时和选择投资基金方面肯定有更好的能力。不过并不是熟悉就一定能选择正确,大股东增持也经常破发。投资人还是应该综合判断,不要盲目跟风。”徐泯穗进一步强调道。
关于今年首月18家基金公司豪掷3亿买自家产品相关文章
-
关于今年首月18家基金公司豪掷3亿买自家产品
2021-02-03 15:23:07
开年以来基金热度持续走高,千亿资金不断涌入疯抢“爆款”基金,与此同时,基金公司自购旗下基金产品热度也进入小高潮。
据《华夏时报》记者统计,截至1月31日, -
关于基金出圈等相关问题,你怎么看?
2021-02-03 15:23:05
虽然从2020年开始,基金上热搜好像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但或许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基金的真正破圈,仍然借助了流量的力量,当基金经理以一种“偶像”的姿态被呈现
-
2月新基金发行依旧火热 再现一日售罄
2021-02-02 12:17:31
2021年1月,公募基金发行市场的火热场面,再次超过你的想象。我们也进一步确定消息,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更关注具体发布哪些情况,那么小编也根据大家需求,收集全网整理了一份相关
-
为什么指数基金会亏钱 原因是什么
2021-02-02 12:17:29
我相信不管是新手还是老手,在面对股市中每天有千变万化消息里,首先就是需要控制好自己的心态。只有看多了听多了,这才会变得成熟了也变得安稳了,更有耐心了。那么今天我还是
-
关于基金市场中业绩确定性行业仍存在明显超额收益
2021-02-01 17:29:40
2月1日,诺安基金发表市场观点指出,受缴税以及春节前现金备付需求大增等因素影响,资金面偏紧预期下市场近期回调,但货币政策不会急转弯,保持连续性稳定性的大基调依然不变。2
-
2月市场大幅震荡 基金投资越买越亏
2021-02-01 17:29:38
2021年1月的最后几天,市场来了个巨幅震荡,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最终以0.29%、2.43%和5.48%的月度涨幅收官,整体“先扬后抑”,不少投资者称“4天跌去
-
如果基金限购的话,那背后有什么玄机吗?
2021-01-28 16:22:03
绩优基金限购,保业绩的可能性更高。通过限购,适度保持基金规模稳定,可以实现资产配置目标,实现相对靠前的业绩排名。这些基金往往业绩比较好,基金经理出名,由于赚钱效应明显,市
-
为什么今年基金这么热门 是否值得投资购买
2021-01-28 16:22:01
2021年,基金成为最“网红”的投资产品。数据显示,新增“基民”中,90后占据了一半以上。对于这届年轻人来说,基金不仅是理财产品,而且成为了一种新社交工
-
为何2021年混合基受欢迎 募集规模同比骤增超300%
2021-01-27 15:15:56
1月27日,资本邦了解到,今年以来截至1月26日,新成立基金规模已达到4115亿元,同比骤增147.37%。其中新成立混合型基金59只,募资资金3353.88亿元;股票型基金22只,募集资金462.66亿
-
一路重仓军工基金 是否还有望投资
2021-01-27 15:15:54
港股风潮正起,在A股板块剧烈轮动的行情中,港股成为众多公募机构一直看好的估值洼地。根据1月27日,由曾鹏、牟星海拟任基金经理的博时港股通领先趋势开始认购,认购截止日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