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周期股上涨原因 股市周期股上涨
这波周期股上涨原因是多个方面的结合。钢铁产业由于利润太薄,近年来钢结构企业扩产意愿不强,“新进入者”也越来越少,下游需求相当旺盛,导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鸿路钢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钢结构行业的竞争格局还比较分散,不会有人带头贸然提高加工成本。不过,在供需矛盾的刺激下,凭借龙头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我们预计涨价会提前到来。”
经历了因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全球经济震荡,2020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大宗商品价格稳步复苏,经济发展慢慢进入“后疫情时代”。
伴随国内外需求恢复的节奏,近期包括黑色、有色、化工在内的众多商品价格纷纷创出阶段甚至历史高点,期市飘红、股市共振,市场关于“周期复兴”的言论甚嚣尘上。
旺季已过
加工企业依然赶工忙
时至年末,北方地区风雪已至。虽然众多行业都已走出了金九银十的传统旺季,但今冬的生产景象却异常火热。
“近几个月来,我们的生产线一直在满负荷运转,订单不是问题,产能才是我们的瓶颈。”虽是冬日,但鸿路钢构(002541)涡阳基地里火花四溅,机器轰鸣,车间里丝毫感受不到寒意。公司相关负责人对前来探访的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现在生产线是两班倒,遇到了赶工期,加班到凌晨都是有的。”
同样的情境,在同处安徽的富煌钢构(002743)生产车间一并上演。“一般来说,传统建筑业旺季在二、三季度,但是今年进入四季度了,订单依然旺盛。工人中午都在加班加点,为了节省时间,吃饭全部在车间搞定。”富煌钢构内部人士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
11月份以来,国内钢价上涨速度如同坐了火箭。多数钢材产品价格涨幅在200-400元/吨不等,其中,螺纹钢、板材、结构钢涨幅均居前列。然而采访中,以钢材为主要原料的钢构企业多表示,目前公司所有精力都在生产上,并没有明显感受到成本上涨的压力。“我们的产品定价采用‘原材料+加工费’模式,且客户会支付一定比例的定金,钢材价格上涨的同时,我们产出的钢结构成品价格也会同步上浮。同时我们还会用客户支付的定金及时采购锁定原材料成本,可以适当将钢材价格波动风险转嫁给下游。”鸿路钢构上述负责人解释称。
钢结构企业不惧钢价上涨,除产品定价机制因素外,更大的信心来源于产品需求的火爆。“不仅是我们这些大厂,就连一些小型钢构厂的订单都排不过来。目前我们的制造类订单一直非常充足,不时还会出现因任务紧,推掉一些订单的情形。有些客户为了能排上单,甚至会主动提出加价。”
同样是赚取加工费,但从事铝加工业务的卢宁(化名)对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判断并不乐观。他坦言,今年下半年电解铝价格一路飙涨,企业作为直接下游,采购原材料通常需要现货现款。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采购同样的原料意味着要支付更多的货款,但在销售环节,一般是先货后款,客户支付定金的情况不多,这也就意味着整个生产环节需要自己先行垫付资金。作为民营企业,公司的资金本来就紧张,多数情况下会贷款提货,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的资金周转能力提出了更多挑战,也在无形中增加了财务费用。铝加工是个微利行业,如果回款出现问题,赚的钱还不够银行利息。
产业链启动
价格传导机制
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大宗商品市场逐步走出年初低谷,多数商品价格不仅弥补前期跌幅,更进一步攀上历史高点。
面对上游商品涨价潮,中下游企业也各有应对,产业链价格传导机制已经启动。今年以来,铁矿石价格屡创新高,焦炭价格也已落地第七轮涨价,对钢厂成本出现直接影响。谈及成本问题,马钢股份(600808)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对钢铁企业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能会对公司采购成本形成一定压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矿石的价格也会对钢价形成一定的支撑。“原材料多为周期性产品,价格的上涨和下跌其实很常见,成熟的企业一般都会有自己的一套应对涨价的预案,不太可能出现一下子堆积到产业链某个环节,形成爆发式的影响。”华东地区某金属加工类企业人士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由于公司具备规模化采购优势,在成本端拥有一定的议价能力,同时通过合理的生产基地布局,降低物资周转成本,以应对原材料价格的上浮。
鸿路钢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相较于下游,钢结构企业对原材料的“嗅觉”灵敏度会更高。实际经营中,如果钢材价格处于上涨周期,钢结构企业考虑到签订合同与采购原材料之间的时间差,通常会对下游企业的供货价格进行预涨,而市场总有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客户一般都会接受。
“钢价在合理范围内的波动在某种程度上对加工型企业是有利的。钢价如果一成不变,我们赚取的利润就是固定的加工费。而如果有上下波动,我们可以基于经验,通过对市场的预判,进行预采购或延缓采购,控制合理库存范围,赚取额外的中间差价。”他表示,钢结构企业加工订单的工期从1个月到1年不等,大多数在半年以内,账期较短,且现金流情况较好,风险敞口尚可。目前钢材的价格在4000元/吨左右,还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区间。“一个月内涨幅在300-400元/吨,我们认为是没问题的,但如果在短期涨幅较大,产业链单一环节无法承受,就需要中下游企业共同承担上游成本上涨的压力,就算签订了合同一般也会重新议价,极端时候甚至会出现违约风险。”
与钢结构的盈利模式类似,铜加工企业也采取“原材料+加工费”的定价机制。“从短期来看,原材料价格会及时传递到下游,铜价上涨也会拉动公司产品价格上涨;但从长远看,如果价格长期高位运行,就会对消费需求形成一定抑制。”华东地区某铜加工企业相关人士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铜加工企业一般会基于对未来走势的预判,通过现货对锁、套期保值等手段平抑原材料波动风险。不过对于企业来说,更希望原材料价格越平稳越好。
与加工类企业不同,工程类企业从客户招标、签订合同再到具体采购、实施周期较长,对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显得更为被动。安徽一位总包商项目经理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他曾经做过一个工程项目,受施工条件限制,合同签订后1年多后才开始采购,铜价已经从3.6万元/吨涨到5.2万元/吨,线缆及杆件成本大幅增加,最后只能拉着分包商、供应商共同分担成本压力,尽管如此,利润依然惨不忍睹。
对于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于产业链的影响,采访中相关人士多表示,原材料价格向下游传导是有时差的,需要考虑备料、生产、销售等时间成本,还与当时的市场需求相关。总体来说,产业链上下游应该是一个和谐共生的关系,相关企业需要在自己所处的位置寻找到合适的平衡点和利润空间,这也是市场化的必然。
低库存旺需求成共识
是什么原因支撑了本轮大宗商品价格集中上行?多行业人士均表示,价格上行与当前市场低库存、旺需求的供需现实密切相关。
坐拥冬瓜山铜矿、安庆铜矿、沙溪铜矿、铜山铜矿等多座矿山,铜陵有色(000630)凭借上游资源优势,成为本轮铜价上涨的受益者。2019年,铜陵有色自产铜精矿含铜5.52万吨。“本轮铜价上涨,主要是消费端驱动。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下游家电、汽车行业加快复苏,对铜的需求增大,成为拉动铜价上涨的关键因素。其次,国内资金面较为宽松,也为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提供了一定支撑。铜价的历史最高值是每吨8万多,而目前的铜价在每吨5万左右,个人认为还处在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铜陵有色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基于基本面支撑,铜价后期走势依然可持谨慎乐观态度。目前铜库存处于低位,而随着疫苗的推出和普及,欧美经济将进一步复苏,海外需求也将随之增长,铜价短期上涨的逻辑仍然具备。
除有色商品外,下半年以来,部分化工商品涨价也势头迅猛。“2020年下半年之后,PP价格一直维持较坚挺的状态,震荡上行。10月份开始市场涨势陆续加快,11月份更是出现一波明显上涨。截止到11月23日,华东地区PP拉丝价格到9050元/吨,较10月底上涨月1000元/吨,涨幅达12.4%,较去年同期高9%。”卓创分析师潘吉凤表示,PP市场的近期强势表示,主要是基于PP上中下游各环节库存处于低水平,市场供需矛盾明显的背景,而上涨主要是需求拉动。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疫情率先得到控制,中国经济以及内需恢复较好。同时,因为疫情,国外加工能力下降,国外的一些订单回流到中国。下半年开始,中国工厂订单陆续增加,目前下游部分行业工厂订单充足,所以市场存在刚性需求。再加上资金在期货市场的拉动,贸易商和工厂的补库行为使得市场上涨形成正反馈效应。
值得关注的是,高利润、低库存下,相关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已被迅速激发。“钢厂产线、高炉等设备的检修及保养非常重要,只有确保了设备正常运转,钢材产品才能保质、保量的产出,如经常发生故障,不仅浪费时间,更增加其维修成本,造成企业损失。因此每年钢厂在淡季来临时都会出现集中检修的情况,然而截至目前,今年11月产线检修及12月份计划检修并不多,与去年相比相差甚大。”卓创分析师许海滨称,2019年11月、12月则属于产线检修的集中期,每个月影响棒材产量都在39万吨左右,是今年的6倍还多,涉及淮钢、南钢、巨能、潍钢等多家企业。今年11月、12月份企业检修计划不多,而钢厂库存压力不大,除了国内制造业不断向好提供了一定的刚需保障外,部分企业直供订单增多也是一方面因素。
基本面与市场风格联动
11月份以来,周期股上演集体狂欢。石油化工指数一马当先,本月已上涨26.03%,有色金属、煤炭、钢铁等相关指数及版块本月分别上涨19.61%、15.74%、14.12%,均大幅领先同期大盘涨幅。
个股中,东方盛虹(000301)、河钢资源(000923)、郑州煤电(600121)、云铝股份(000807)等个股单月涨幅均已超50%。不过近两日,随着大盘回调,相关周期个股也回吐涨幅。在专业分析师眼中,本轮周期板块个股的牛市行情,是基本面与市场风格切换叠加产生的结果。
“近期公布的相关经济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企业订单饱满,产成品库存去化,证明需求回暖的过程依然在持续,生产经营活动的预期都在增强。”海通证券期货研究所主管高上在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疫情后市场复苏,市场动能相对强劲的大背景下,目前资本市场也处于风格切换期。一方面,股市前期在疫情助推下,医疗、网络电商、必选消费这些板块都已经出现大幅上涨,估值已经相对偏高。从新兴行业和传统行业的对比来看,估值的价差已经超过如“6·15股灾”等历史节点的最大价差。另一方面,除了大的疫情造成的黄金坑,市场还存在基金抱团,新基金爆发的现状。随着住房控制、理财产品刚兑打破,很多资金通过基金绕道进入市场,通过新基金的形势自我强化。后疫情阶段,顺周期的行业、受疫情压制比较大的行业,成了新增基金和部分高位兑现基金机构选择的重点。
他认为,创业板已经连续两年位于风格指数收益第一名,时间窗口基本已经到了高低切换、风格切换的阶段。同时,海外科技股泡沫破灭的隐患,也有可能会对A股创业板形成冲击,不排除资金将转投向低估值周期板块的可能。因为春季行情本来就是周期品的传统旺季,这种切换或将持续到2021年的4-5月份,因此未来半年是难得的做多时间窗口。
周期狂热背后仍存隐忧
周期概念备受追捧之际,也有不少分析人士提示风险。
这波周期股上涨原因 股市周期股上涨相关文章
-
肯德基、美团、理想汽车竟成最牛“组合”,究竟发生什么?
2020-12-04 16:56:43
近期,百胜中国与美团的三季报业绩大幅提升,都与“炒股”密切相关。有趣的是,上述两家公司层层持股,最终美团持股理想汽车,而后者在近期是资本市场的“香饽饽&
-
2018新三板二十件大事,都有哪20件?
2020-12-04 16:56:40
2018新三板二十件大事?都有哪20件?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也根据而投资者或者新手来说一下这些知识内容,所以,小编根据大家需求,收集全网整理了一份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谢谢!
1 -
下周大盘走向如何 从这三个方面判断
2020-12-04 16:56:38
黑周四不黑,周五也不会差,对于今日的行情,大家是否还满意呢?一直和大家说金融股疯狂之后轮到创业板动作了,今日开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但是很快中小板率先翻红,紧接着就是创业板
-
股市大盘行情如何-创业板指还有一冲
2020-12-04 16:56:36
前天外资大幅流出,昨天、今天又连续大幅度回流,使得本来就很冷清的盘面变得热闹起来,但市场的多、空分歧却在悄然加大,那创业板还能继续上涨吗?
【全天股市概要】
-
今日三大指数有回升 银行板块集体回调
2020-12-04 16:56:33
12月4日消息,三大指数早盘较为弱势盘整,创业板一度翻红后再度下探。银行、证券板块集体下挫,工业大麻、白酒等板块较为活跃,农业股再度走强。总体上,市场赚钱效应较差,个股跌
-
大盘走势逆势如期上涨15.28%,下周还有机会吗?
2020-12-04 16:56:30
大盘与市场方向您怎么看?三大指数下挫受大金融拖累,虽然盘中有翻红,但走势并不强,市场观望情绪较为浓厚。短期而言指数想要突破向上,证券金融板块的作为非常重要,如果它们无法
-
周期股有变化,资金转向科技股?
2020-12-04 16:56:28
大盘和方向如何判断?今天指数分化沪弱创强,大盘低开低走,创指震荡后率先走高。市场情绪较与周二相比开始出现降温,做多意愿只是在局部,说明资金情绪在分歧,盘面上题材比较杂乱
-
k线下跌20种情形分析,这些形态都是怎样的?
2020-12-04 16:56:25
对于投资者来说,k线是一种非常好用的工具,从k线的形态中,我们可以看到股票在接下来是涨还是跌。但是很多刚进入这个市场的投资者却不懂得怎么用它,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k线下
-
股票走势如何分析 开盘走势分析方法讲解
2020-12-04 16:56:22
股票的走势关系到了投资者持有的股票会给自己带来收益还是亏损。所以大家对于股票开盘之后的走势是非常的关注。那么,如何分析股票走势呢?股票开盘后的走势如何分析?下面我
-
如何看大盘走势新高是否在即?分析如何布局
2020-12-04 16:56:20
想知道股市行情在接下来会如何走,很多投资者都是选择从大盘上来看的。因为大盘是股市的整体,只有它的走势能让股市中大多数股票的走势跟随它。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下股票大